宏观经济学
宏观经济学
我的宏观经济学笔记 偏向投资/金融的实用经济学
IS-LM模型
IS-LM曲线中, I=投资, S=储蓄, L=流动性偏好, M=货币供应量
IS-LM说明物品劳务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, 决定短期国民收入水平
实际支出和计划支出
在一个经济体中, 实际支出指家庭、企业、政府等各个部门的支出总和, 等于GDP. 计划支出指想要支出的总和, 由于各种原因, 实际支出可能会低于计划支出.
IS曲线
考虑一个封闭的经济体, 设净出口为0, 计划支出E, 消费C, 投资I, 政府支出G, 有:
E=C+I+G
消费C显然与收入Y, 税收T有关, 即:
C=C(Y−T)
这里我们假设I和G是固定的(常数), 得到:
E=C(Y−T)+I+G
这里引入一个边际消费倾向MPC的概念, 即消费增加1元, 收入增加的部分, 有:
MPC=ΔYΔC
而经济体的收入等于支出(经济均衡点), 即Y=E, 有:
(考虑到收入增加不会全部转化为消费, 所以MPC<1) 解出A点的均衡收入Y∗:
Y∗=1−MPC1(I+G)
本质上来说, 是存货在调整经济(即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的差距)中的作用
另外, 存货也相当于对下一轮的投资.
在A的均衡点左右两边的意义:
- A的左边, 实际支出小于计划支出, 销售大于生产, 存货减少, 雇佣工人, 产出增加, 收入增加, 消费增加, 实际支出增加, 最终回到A点
- A的右边, 实际支出大于计划支出, 存货增加, 减少雇佣工人, 产出减少, 收入减少, 消费减少, 实际支出减少, 最终回到A点
所以A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
G和Ip的变化对A点的影响这里不做教科书式的分析, 看图就行了
刚刚假设Ip是固定的, 实际上投资I是与利率r有关的, 即:
I=I(r)
经验表明, dI/dr<0, 即利率越高, 投资越少.(利率即借贷的成本)
从而利率r也会影响A点的均衡收入Y∗
总方程为:
Y∗=1−MPC1(I(r)+G)I=I(r)
LM曲线
现在来考虑货币市场, 假设货币供给量Ms, 物价水平P, 货币需求量Md, 短期内我们认为Ms是固定的, P也被认为是固定的(因为短期内物价水平不会变化), 有:
实际货币余额: Mr=PMs
再看看需求方, 我们知道几个事实:
- 人们收入增加时, 货币需求量会增加
- 利率越高, 货币需求量越低(r是机会成本, 机会成本越高, 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就越少, 因为可以去持有利率更高的资产)
所以, 显然的, 货币需求量Md与收入Y和利率r有关, 即:
Md=L(Y,r)且:∂Y∂L>0,∂r∂L<0
市场均衡条件是Mr=Md=M, 即:
PM=L(Y,r)
IS-LM模型
将IS和LM曲线结合, 得到IS-LM模型, 即:
Y=C(Y−T)+I(r)+GPM=L(Y,r)